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像空中的羽毛,像流水中的落葉,很多的無奈,很多的疑惑,我的人生。
花開花落,緣起緣滅,很多人如是說;看破,放下,清涼,解脫,太多人教導我。
在很多的深夜裏,我一次次地問自己,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煩惱和疑惑。
我跪在殿堂中,許久……智慧偉大的佛陀啊!我還是感到無力!

因緣不可思議,看到《阿含經》,看到希望!於是,準備寫下自己學習阿含的點點滴滴,作為對自己的勉勵!

於是,我真心祈禱:

感恩大自然的養育之恩,
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感恩眾多因緣的成就,
感恩眾多善知識的協助,
使我能夠在此時此地安心學習《阿含經》。

願我能夠樹立起正知正見,法隨法行,
最後終得解脫,利益一切眾生。
願我一天比一天的懂得謙卑與感恩,
願我一天比一天的減少"我是我能我慢"。

願我的修行是反觀自己的身口意,而不求人短。
願我的身行去製造和諧,而不引起紛爭。
願我的學習只為了求真求證,而不是比高比低。
願我是用生命去求法求真理,而不是用佛法來點綴自己。
願我腳踏實地走在解脫之道,而不急功近利。

願我不論過去、現在、未來……
勇於承擔,求真求證,精進不懈,活出當下的精彩…

《阿含經》學習筆記(2)幾個重要觀念

一、學佛的動機——為什麼學佛

如果我們這個人生本是完美與幸福,我們就不會需要佛法,我們也不需要修行了。正因為我們有那麼多的痛苦與不安,而看不到這個苦的源頭,所以才會有佛法,才會有修行。正如《雜阿含經》760經中,佛陀所說:"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為三?為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者,無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以世間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

人世間的痛苦煩惱有很多,而歸根究底就是面對老病死,也就是眾生無法接受無常的另一面——磨滅。幾乎每個人都會恐懼老病死,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恐懼,而佛陀就是讓我們反觀這個苦與不安的源頭——執取一個"我"。佛陀和很多位的覺者,在面對死亡時也不為所動,死亡對於他們不過是隨順著真理實相,進入法性的寂滅而已!正如《雜阿含經》266經中,佛陀所說:"愚夫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長夜輪回,順色而轉。如是不如實之受……。想……。行……。(不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長夜輪回,順識而轉。諸比丘!隨色轉,隨受轉,隨想轉,隨行轉,隨識轉。隨色轉故,不脫於色;隨受、想、行、識轉故,不脫於(受、想、行、)識。以不脫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故,不隨色轉)。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故,不隨識轉。不隨轉故,脫於色,脫於受、想、行、識,我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雖然我們的生活裏也會有很多的快樂,比如積聚財富,家庭生活等等。但是這種快樂,是基於對外境的抓取上,所獲得的相對安全感,而由於這些抓取的本身是無常,所以當我們構築的理想世界由於無常而有所改變時,我們會深深陷入痛苦之中。另一方面,我們執取的外境越多,我們就會感到越累,因為我們成為了外境的奴隸,如同富人怕盜賊偷去了他的財富,情侶們怕他的愛人變心等等。佛陀並沒有否定這些快樂,只是向我們指出這些快樂不是完美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因為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味"(好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患"。

對於苦和不安,我們總是本能的逃避。所以我們的文化中,會出現很多對死亡的禁忌。 例如對話中不提"死"字,送東西不能送鍾(送終)等等。我們還會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來填補我們心中的不安。也許我們某天會捫心自問,我們為什麼活著?生命有什麼意義?可是由於我們生活在一個以生產率為導向的社會中,這一點點的反省,也會很容易喪失掉,轉而繼續奔波去了。

學佛,不是為了求名求利求好處,雖然佛陀也開示人天善法,但那畢竟是枝枝末節的東西。學佛是遠離我們顛倒夢想的世界,而得解脫自在。佛陀亦不談十四無記,因為談空說妙,對解脫是沒有益處的。

二、 學佛的目標——涅槃、遠離顛倒夢想

學佛的目標就是成佛,像佛陀成為覺者,得解脫自在。大乘佛法中,也有與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共同成佛的願望,但這種願望的基礎也必定是自己的解脫,故我認為兩者是不矛盾的。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上寫到:"佛陀的正覺,不單是理智的解悟,是明月一般的在萬里無雲的空中,遍照一切,充滿了光明喜樂與清涼。釋尊在菩提樹下,證覺緣起法相,,得到無上的解脫。"《雜阿含經》第287經中佛陀說:"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 《雜阿含經》第287經中佛陀說:"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于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尊發現了"古仙人道"即解脫之道,由於是他第一個發現,所以被稱尊稱為佛陀,也就是自覺者。此後佛陀說法49年,為了是覺他,只要人人依佛陀的教授而實踐,人人可以成佛。

佛陀證覺緣起法相,從眾生痛苦的根源尋找原因,最後找到了根源是"無明"。所以學佛的目標也就是把"無明"變為"明",以此來斷生死輪回,憂悲惱苦。正如《雜阿含經》第294經中,佛陀指出了凡夫與聖者的區別:"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系,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複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系,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復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陀找到了眾生顛倒和受苦的根源——無明,故這是學佛的中心——斷無明。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無明"?什麼是"明"?怎樣從"無明"轉化為"明",途徑是什麼?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學佛的目標、起點和路程。

"無明"與宗教裏的"原罪"不同,"無明"並沒有自性,沒有一個實體叫做"無明"。無明就是不知道,不瞭解,而不是說我們帶有一個罪業妨礙著我們瞭解實相。《雜阿含經》第253經中尊者舍利弗言:"所謂無知,無知者是為無明。雲何無知?謂眼無常不如實知,是名無知;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于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所謂為知,知者是明。為何所知?謂眼無常、眼無常如實知,眼生滅法、眼生滅法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于此六觸入處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是名為明。"

所以,"無明"就是對於我們的身心內外、宇宙實相不如實知,起了顛倒夢想,故淪落生死輪回,起各種憂悲苦惱。而"明"就是了解實相,自然不會顛倒夢想,而究竟涅槃,得解脫自在。

三、 學佛的方法——實修實證、如實知

佛法的實踐是不帶任何想像的,講究實修實證,因為法爾如是。成佛的路徑,也就是佛陀所開示的八正道。在《雜阿含經》第287經中,八正道被稱為"古仙人道",有永久性、普遍性,是向上、向解脫的德行的常道。因為八正道是解脫所必需走的路,不變不失,故被稱為法。此八聖道,如能修習,會自然的引生一定的效果——解脫,故是"法界常住",是普遍的,是常住的。對於八正道的法性來說,是沒有所謂"正法時代"與"末法時代"之說的,因為法(緣起)是安住的,確立而不改的,只要依法修行,解脫自在那是必然的,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故體方法師在《雜阿含經選集》裏提出"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雜阿含經選集》裏"阿含之空"裏提到:"修行最重要的,是要具足"如實智"。"如實",其所知所觀的物件,就必定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如此的就見其如此,所證與法的真相完全吻合,沒有一點錯誤"。這種如實觀反對"迷信"和"想像",佛法講的"信",不是一般層面上的信仰(我相信),而是真正的聞思,等自己實修實證後,等自己如實體證後真正產生的信心。

四、 學佛的次第——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體方法師在《雜阿含經選集》提到:"學佛最重要的次第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法住"就是萬事緣起的必然理則,緣起生滅的內容和過程,緣起的條件與先後。如果把修行比喻成治病,如果離開因緣,不知道病因,我們如何治療它。生病有生病的原因,病好有病好的原因,所以我們要根據因果法則來修行。如果我們不知道解脫的必要條件,也沒有依次修行的話,那麼再多的精進和用功,也只是徒勞。

五、 學佛的入門——正知正見

佛陀在《阿含經》中明確指出,學佛是自依止、法依止。佛陀只是幫你指出一條解脫之道,卻無法替你去修行。自己在解脫之道走,從顛倒夢想走到清醒明覺,需要一張地圖,而這張地圖,便是正知正見。一個人若真正具有了正知正見,就必然會走在解脫道上,走到彼岸。
佛陀是依據緣起法自證解脫,而正知正見正是解脫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在修學佛法上我們容易進入的許多誤區都是跟我們沒有樹立起正知正見有關。最常見的誤區就是"盲修瞎練",比如,進入佛門後,迫不及待的就開始找一個法門一門深入,存著對佛法的錯誤觀念,即使再精進的用功,也必然是錯誤的結果,反而很容易在離解脫道越走越遠。

沒有建立起正知正見,很容易在學法的路途中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 道心退失,甚至退出佛門。
2. 理想化的佛陀觀,把智慧型的佛法變為信仰型的佛法。
3. 聞思不足,浮而無根。
4. 內心並沒有得法,不能自依止、法依止。

怎樣才能算是具足了正見?只樹立了觀念的正確知見是不足夠的,需要去實踐體證。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指出,"正確的知見,這不但正知現象的此間,所達到的彼岸,也知道從此到彼的中道。這不但認識而已,使知道他確實如此,知道這是不變的真理。簡單說,這就是四真諦法:'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這四諦也稱為法,如初見真諦,經上稱為'知法入法';'不見於我,但見於法';'於法無畏'。能見真諦的智慧,稱為'得淨法眼'。八正道的最初是正見,正見能覺了真諦法。 知是行的觸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而充實。"

眾生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認識就是正知正見,迷失在裏面而不自知。有少部分人試著突破,尋找宗教的解脫。可每個宗派和每種宗教都強調自己是正法,別人是邪知邪見,這時我們只能靠著自己的智慧去判斷。

另外,體方法師在《雜阿含經》選集中提到,人類的和樂,必須建立在觀念的正確上,也就是確立佛法的"無我"的正見,但是"無我"違背了人類的貪欲,這個正見人類沒有的話,那人類只有受苦而已。從古到今,很多宗教都是講"慈悲"與"博愛",但是人類還是衝突不斷,其根本就是缺乏正知正見。


六、 學佛的中心——此地、現在、人身

諸佛皆出於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明確指出,"理智的正覺,解脫的自由,在人間不在天上。人生,不但是為了追求外物的五欲樂,也不在乎嘗受內心神秘的定樂;應重視人間,為正覺的解脫,而勵行理智的德行。人類的心眼,早被神教者引上渺茫的天國;到釋尊,才把他們喚回人間。"印順導師進一步指出,佛陀的宇宙教育是以描述十方世界的宇宙概念來細說這個世界的種種;佛陀的時間教育是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時間概念讓大家重視此時此刻的善惡作為;佛陀的慈悲教育是以發願度化一切有情眾生的慈悲觀念來彰顯人類修正其行為的重要性。

佛陀體悟到,有情的生死流轉,世間的苦迫紛亂,根本為執著一個"我",因此產生了"我見"。強烈的自我感為中心,於是引起一切顛倒的思想與行為。而宗教裏的"神"也是"我"的投射,因為眾生都害怕"我"的消失,都希望永恆不變。而佛陀正是由於斷除了"我""我見"而脫離苦海,了脫生死。而接下來佛陀開示的四諦法、五蘊、六入處法門都是真對眾生顛倒的根本處,直接指出問題。只要眾生對於自我的身心如實知,就能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與憂悲惱苦。所以佛法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只要我們能如實面對自己,樹立起正知正見,法隨法行,等具備了解脫的條件,當下就能成為解脫者。

佛法的修行與證悟,都是不離此地——人間,不離此時——當下,不離有情——人身。在《阿含經》第1241經,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炙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現法也就是當下,是從佛法的修習中,現見緣起與寂滅而得自覺自證,在當下就去體證解脫,當你具備了條件,你隨時隨地都可能自證解脫,也就是佛陀講的"不待時節"。可是在當下佛法思潮中,把得解脫的希望放到了下一生,這不能不是個遺憾,也是很多人學佛途中的一個重要誤區。

有人說,佛法是消極的,悲觀的,厭世的。真正的佛法超越樂觀和悲觀,是如實觀,如實面對這個人生,認識它,然後全然的接受當下的所有因緣。很多人都是追自己想要的,比如美的一面,然後逃自己所不要的,比如黑暗的一面,宇宙的實相是有黑白兩個方面,包括光明的一面和醜陋的一面。我們要超越鴕鳥心態,如實面對人生的痛苦,去瞭解痛苦的根源,然後超越它。佛法不是毀滅人生,不是消滅人生,而是對不完善人生的一種改造,變為"正智為本"的無缺憾的人生。佛法的"厭離"指的是對眾生顛倒夢想的厭離,而不是離世、厭世或者是苦行,以為一味的逃避與否定就可以減少自己的業力或者罪障,佛法是讓眾生看見自己的顛倒與執著,然後才適度的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盲目的厭世與否定是不能夠得到解脫的。

佛法的中心就是四聖諦,苦諦是眾生的病症,集諦是眾生的病因,滅諦就是病癒,而道諦就是治病的方法。我們學佛很重要的一個重點就是要知道,這一生,這一世,我們的病是能治好的。這是我們學佛的信心所在,這個痛苦是沒有自性存在的,是可以對治的。佛法就是可修、可證、可達,不然我們學它幹什麼。

七、學佛的指路牌——佛法的不共處

當我們走在解脫道上,需要不停的反省自己,因為"自我"是非常狡猾,一不小心,我們偏離了航道卻還不自知,這時我們需要清清楚楚的對照著路標來檢驗自己的路線。只要我們掌握了佛法的中心與不共處,那麼我們就會有信心、有把握的走下去。

第一塊路標"無常",我們眾生抓取的就是常,害怕無常。於是創造出很多宗教的偶像出來,執取一個恒常不變的存在,然後不斷膜拜它,渴望得到救度。

第二塊路標"無我",而佛法否認一個自性的東西存在,否認一個主宰。所以佛陀一再告誡我們自依止、法依止。另外無我,也就是離開自我的顛倒,因為我們總是從"自我"出發去看待一切事物的,在修行中,就是不固執自我的成見,也就是空海法師所強調的"歸0",不帶成見,不帶貪、嗔、癡,超越我們原來的思維模式,努力的求真求證。

第三塊路標"反觀自身,深觀苦集滅道",學佛,不是把眼光放在佛陀的身上,即使千萬遍的膜拜,如果沒有深入反觀自身,深入瞭解自己病因、病症和治癒的方法,我們是不可能解脫的。所以學佛是拿著法鏡照自己,而不是拿著一把劍去砍眾生,或拿著尺子去量別人。

第四塊路標"導向斷除我慢、漏盡解脫、涅槃寂靜"。實修包括禪定、四念處等等,都不是練功夫,不是有所突破後,就和別人比誰的境界高。所以修行不是比誰的禪定境界最高,誰的四念處修的最熟練,而是反觀自己的我執、我慢是否一天天的減少。如果修行只是為了在那裏看誰的功夫最好,誰能雙盤,誰能見光,誰有神通,那麼越精進用功,我慢就越多,離解脫也就越遠。另外,修行也不是口頭的,而需要把所學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檢驗自己是否一天天的進步,是否一天天的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和行為。

八、學佛的態度——慚愧心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把"慚愧心"定義為:"自顧不足,要求改善的向上心。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煩惱眾惡的動力,為人所以為人的特色之一"。在《中阿含經》第45經,佛陀告諸比丘:"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維,若有正思維,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在《雜阿含經》第749經中,佛陀告諸比丘:"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起,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嗔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慚愧就是看到自己得不足,看到自己的顛倒,自然而然就會反省,這就是"明"的前兆。空海法師在《阿含解脫道次第》中明確指出:"一個人若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會虛心學習。若能照見自己是處在井底的青蛙,才會願意、才有可能跳出自我那狹小的框框。修行路上,常常在稍有所得、稍有突破後就志得意滿、我慢升起、想為人師。在修行路上,只要還沒有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都要不斷虛心的學習求教,如此才能一層一層的超越"。

我們在修行路上,要不斷的檢驗自己慚愧心是否升起,如果沒有慚愧心,說明我們還在自我的夢幻世界中上演"我能我是我慢"的戲劇。另外,慚愧心與自卑心不同,自卑心是修行路上另一個容易進入的誤區,自卑心的升起是由於我們把自己定位於一個次等人民的位置,等待著一個超級偶像,萬能的神來救我們,只要有自卑心,也就還有我慢心,看到別人修行境界比你高,你就自卑,那當看到別人修行境界比你底時,你就會起我慢,只要我們還在那裏比高比底,說明我們還在顛倒夢想的世界。我們需要明白,我們和佛陀是完全平等的,我們和佛陀有平等的機會來了脫生死輪回,達到自在解脫。佛陀是一個榜樣,是讓我們學習的,故我們升起虔誠的慚愧心,見賢思齊,不斷學習。

以上,就是我初學《阿含經》的一點心得體會,必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期待指正。最後我選用宗薩任波切在《佛教的見地與修道》中的話為本文的結尾:"因為愚昧,你錯誤的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那個你認為是自己的東西並不是你,只是一種幻相,一種迷惑,最初你誤認為它才是你自己,然後又浪費一生來滿足它、讓它快樂,這樣的企圖才是唯一沒有希望的。這就像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夢,否則無法逃出夢的陷阱一樣——要讓自己解脫,你必須明白自己的錯誤,然後從其中醒悟過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也是這麼複雜。"

————————————————————————————————————————
參考資料: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
體方法師《雜阿含經選集》
空海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宗薩仁波切《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阿含經》學習筆記(3)為什麼要學習阿含?
一、《阿含經》簡介
《阿含經》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等四部阿含經的總稱,與之相當的巴厘語經典是《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
《阿含》=一切事相應教=事契經 (不等於小乘經)
《阿含經》記錄著佛陀向弟子們所開示的法要︱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以及解答眾生所提出的各種問題。

二、《阿含經》在佛法中的地位——是佛法的根本
《阿含》是佛世流傳之"教法",是佛滅後所借結集之"聖教集",師、弟之間代代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阿含經》是記錄佛陀的開示錄、言行錄。是佛陀大般涅槃後,由弟子們所結集而成,並非佛陀親自所寫、所輯。阿含法義本來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經典前,都是靠背誦,所以詞句都盡量力求精簡。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簡又含有深義的經文,眾生不是看不懂、沒興趣,就是以為懂,但卻曲解法義。加上有很多的精華都是要真修實證才能體悟到,若光從文字上去理解,極易產生誤解。這就是阿含經被判為小乘經的重要原因。 
若還不瞭解阿含經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請先研讀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思想史、西域及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是在整條法流的下游,中游是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西域及敦煌,上游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若能看到整條法流的量變與質變,就不會在支流末節上諍辯。在您重視﹁袓師語錄、上師語錄﹂之前,請先仔細看看佛陀怎麼講,不要本末顛倒了。

三、《阿含經》的殊勝
1. 是佛教教、理、行、果種種說法的母體。
2. 現存最早結集的基本經典
3. 研讀阿含經,有如時光倒流,回到兩千五百年前,聽聞佛陀親臨開示。很親切、很樸實、很實用。
4. 記錄人間佛陀來往各地,解答教內、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種種問題,可以做為現代人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借鑒。
5. 人間佛陀觀異於後出經典之神化佛陀觀,可以認識佛陀的本來面目。

四、研習《阿含經》
1.佛法
A. 佛陀所覺悟的法=法性(甚深的緣起性)(狹義)
B 佛陀所覺知的法=一切的法相,意境法
C 佛陀所開示的法=文義法+依歸法
"佛法"是佛陀所宣說,但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所發明。佛陀只是將他所觀察到的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如實的述說而已。再引導眾生對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如實的深觀——>開發智慧——>斷諸結縛——>因而遠離顛倒夢想、解脫自在。這是現在、此生、此世可修、可證、可達。要解脫,本來就很單純、不困難,之所以會變得很複雜而困難,那是後代眾生﹁聰明反被聰明誤﹂所致。
能稱為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必需符合四個條件:一、本來如此。二、必然如此。三、普遍如此。四、永遠如此。也就是"真理"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2. 學習目的
讓我們打開無限的視野——>如實的探討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讓我們以無量的胸襟——>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框框——>秉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求真精神——>了悟宇宙人生的實相——>遠離顛倒夢想——>而解脫自在。如此,必能自利、利他——>自他具利。

3. 學習方法:
1. 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偶像崇拜或著重外相。聞法後,馬上去求證。若是真理,一定經得起任何的考驗求證。所有疑問的破除,來自於個人的實修、親證。
2. 不要急著找修行法門、或一門深入。若沒有聞思基礎、若沒有建立正知正見,越精進用功修行,反而容易離出世間法越遠、離解脫道越遠。
3. 不管過去如何輝煌或坎坷,一切歸○。從○出發,隨時歸○,從○開始。
4. 從淨化我們個人身心開始。由"點"擴及到"線"——>"面",再擴大到整個﹁虛空法界﹂。
5. 佛陀都是強調:﹁現觀﹂、﹁現法涅槃︵現世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也就是行者只要依佛陀所開示的解脫道次第而行,今生今世就能達解脫自在的彼岸。真正的正法,一定是現在就能體證、實踐的。

參考資料
楊郁文《阿含要略》
空海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